简述Q5810吊链式抛丸机的抛丸器
抛丸器是抛丸机的主要部件之一, 也是关键部件。抛丸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抛丸机的清理效果。该抛丸机采用了Q034 型抛丸器。抛丸器的主轴安装在罩壳上, 叶片从叶轮中心插入槽内, 依靠离心力固定。叶轮直径不大, 却是一种高效抛丸器, 具有结构简单、同轴度好、抛丸量大的特点。
Q034 型抛丸器的设计性能指标为: 抛丸机的抛丸量260kg/min; 抛射速度75m/s; 径向散射角不大于90°;轴向散射角不大于10°。但这种抛丸器在使用中能够达到设计指标的很少, 这可以从运转电流中看出。实验检测发现, Q034型抛丸器空载运行电流大约在20A, 弹丸加入后电流上升8~10A, 抛丸量约220~250kg/min。再增加弹丸量, 弹丸会从导入管溢出, 显然抛丸量上不去, 大大降低了抛丸效果。
通过分析, 认为主要由以下2方面原因造成: (1) 抛丸机的分丸轮甩出口与定向套弹丸出口在轴向上有错位。抛丸机的分丸轮与定向套均是高铬铸铁铸造, 是未进行机加工的毛坯组装, 且又分别装于主轴及罩壳上, 故容易发生错位, 其值一般都在5~20mm。由于错位, 造成一部分弹丸不能顺利飞出定向套口, 形成环流并干涉其余弹丸轨迹, 降低抛丸机的抛丸量。(2) 抛丸机的分丸轮与弹丸导入管间的间隙过大, 设计中没有可调节间隙的零件。在组装时, 为避免导入管与高速旋转的分丸轮相碰或被弹丸挤破, 故留有较大的间隙。分丸轮与导入管间隙过大, 必然有一部分或大部分弹丸不能进入分丸轮。而通过间隙直接流到分丸轮的外面, 得不到预加速, 故这部分弹丸不仅仅是抛射速度低, 其危害性很大。由于它的初速度低,受到高速旋转的叶片边缘撞击, 产生无规则的反弹,一方面加速了抛丸机叶轮、叶片的磨损;另一方面又影响了其他经过预加速后正常工作的弹丸, 阻碍后续弹丸涌入,使抛丸量显著降低, 散射角增大。
上述问题也是隐性问题, 在制造组装时不易发现。因此, 对于Q034 型抛丸器而言, 最关键的是抛丸机的弹丸能否全部顺利进入分丸轮, 进行第一次加速。故在设计制造中除注意上述问题外, 并在不改变抛丸机的抛丸器通用易损件结构尺寸的情况下, 对导入管等进行改进, 效果显著。抛丸量可以达到280~300kg/min。

同类文章排行
- 火车轮抛丸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
- 桥面抛丸工艺的工作特点及控制参数
- 论述机械手式抛丸机的工作原理
- 转台式抛丸机铁丸伤害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
- 无尘自动抛丸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
- 青岛潘邦抛丸机在嘉绍跨江大桥面抛丸施工中创造移动抛丸机奇迹
- TC型沉流式滤筒除尘器的优点
- 简述钢管除锈油罐管道外壁抛丸机施工工艺
最新资讯文章
- 抛丸器的优化设计
- S200—F高铬铁碳合金抛丸机叶片的研制(二)
- 高铬铁碳合金S200—F抛丸机叶片的研制(三)
- 抛丸清理设备的发展现状
- DeviceNet在QZ3鼠笼抛丸机中的应用(一)
- DeviceNet在QZ3鼠笼抛丸机中的应用(二)
- 大型工程项目中油罐抛丸机除锈防腐生产线的应用(二)
- 多元高铬合金铸铁在SCHLICK 抛丸机上的应用(一)
- 多元高铬合金铸铁在SCHLICK 抛丸机上的应用(二)
- 多元高铬合金铸铁在SCHLICK 抛丸机上的应用(三)
- 转子履带抛丸机原理及性能特点
- 论述抛丸机叶片的失效机理
- 抛丸机出口漏丸的问题及解决方案
- 简述滤筒式抛丸机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
- 货车车体抛丸清理机组成
- 简述影响抛丸机抛打质量的其他因素
- 简述抛丸机叶片损坏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
- 论桥面抛丸工艺的工作特点及控制参数
您的浏览历史
